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乌海市审计局关于印发《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威尼斯人网址

无障碍
标       题: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乌海市审计局关于印发《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5514/2023-03035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审计局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概       述: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乌海市审计局关于印发《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2-02-22 00:00:00 公开日期: 2022-02-23 15:23:38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乌海市审计局关于印发《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审计局 来源:乌海审计局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关闭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乌海市审计局关于印发《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局,局机关各科室:

  《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经市委审计委员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                乌海市审计局

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2月22日

  乌海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国家、自治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乌海市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生态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实现生态质量更高、转型步伐更快、创新动力更足、城市功能更强、生活品质更优的发展目标。面向未来五年,乌海审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运用系统观念、法治观念,积极构筑“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全市“一盘棋”审计格局。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和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围绕乌海市“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发展思路,奋力当好乌海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民生发展的“护航员”、廉政建设的“监督员”,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以高质量审计服务乌海高质量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市委、政府中心任务作为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为根本目的,自觉服从大局,积极维护大局,有效服务大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提升从查问题的到完善制度和促进治理的质效,全面推动审计理念、手段、方法、机制、文化创新,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协同性、能动性。

  (五)坚持依法审计。全面忠实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责,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坚决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全面客观辩证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四、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形成完善的审计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数字化、一体化闭环的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做到应审尽审、应改尽改,努力促进乌海审计工作走在全自治区前列,主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更加健全。统筹调配全市审计资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有效衔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五年规划,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审计全覆盖,确保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实现审计全覆盖纵向与横向相统一、有形与有效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等部门预算执行5年内至少审计1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任中审计比例达到60%以上。

  (二)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坚持依法审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失职失责、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问题的揭示和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好审计利剑作用。健全完善重大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复核审理、督促整改等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审计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审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加大审计理念、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持续推动融合式审计,以大数据为核心,积极探索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等前沿技术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发挥创新精神,打造创新审计团队,不断推进审计工作法治化、科技化、专业化、系统化建设,着力推动实现审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十四五”时期乌海审计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序号

  目标任务

  具体内容

  拓展审计覆盖面

  1

  一级预算单位审计覆盖面

  重要部门和其他预算资金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一级预算单位每年开展现场审计,其余一级预算单位5年轮审1遍,并逐步拓展向二级及以下预算单位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

  全市部门、单位以及关键岗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主要领导人员5年内轮审1遍。

  3

  民生审计覆盖面

  就业、医疗等重点民生项目5年内轮审1遍。

  4

  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覆盖面

  按照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统一安排,切实做到应审尽审。

  5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覆盖面

  全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比“十三五”期间有增加。

  提高审计质量

  6

  审计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揭示重大问题线索

  不发生审计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已审计项目被其他监督查出的重大质量问题。

  7

  打造优秀审计项目

  力争每年1个审计项目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审计项目。

  8

  审计建议被采纳率

  达到年均80%以上。

  9

  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

  力争达到95%以上。

  10

  审计决定执行率

  力争达到95%以上。

  11

  促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力争达到95%以上。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12

  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制度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

  对标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13

  建立健全对各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和审计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下级审计委员会及审计机关的监督。

  14

  完善和优化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机制

  每年至少1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公安等相关单位共享信息;每年至少1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组织部门会商

  加强自身建设

  15

  以审计精神立身

  加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审计职业价值取向,增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审计干部价值观,建设“讲实话、报实情、出实招、做实事、评实绩、用实干”审计文化。

  16

  以创新规范立业

  加快审计业务管理数字化改革,基本形成乌海特有的“线上线下协同审计、点上问题面上研判、联动推进自查自纠、提醒压实经济责任、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促进系统治理”的审计模式;提升数据管理水平,重要审计数据采集率达到100%

  17

  以自身建设立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末,全市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资格审计人员增长10%,具有计算机中级及以上职称审计人员增长10%。提高审计公信力,审计机关行政复议纠错次数、行政诉讼败诉次数每年不超过审计项目数1%

  五、“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围绕国家、自治区和乌海市经济发展目标,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贯穿到审计工作各环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好审计机关在推进乌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作用。

  一是按照自治区审计厅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重点事项和要求部署,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建立政策跟踪审计与专项审计融合机制,落实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项目。二是深刻领会市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发展、安全、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着力从推进乌海市重大战略举措落地、推动补齐发展短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等方面开展“经济体检”,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审计监督促规范、促改革、促发展,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财政审计。紧扣国家、自治区及我市重大支出政策举措、重大财政改革任务,聚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实现对全市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管理以及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推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服务市域财政治理现代化、高质量财政审计事业发展。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每年对市区两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进行审计,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预算收入统筹、预算支出管理和财政支出标准化推进、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实施等情况,确保对所属三区财政决算3年内轮审1遍。

  ——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完整准确性、预算执行的及时规范性、预算调整的合规性等预算管理的各环节;重点关注收入统筹和支出预算结构与重点支出。探索开展政府财务报告审计,重点关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实施等情况,揭示政府财务报告在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将绩效提升作为财政资金使用的评价标准,对项目效益性进行评估,通过绩效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资金管理使用;尝试开展事中程序性评价,对于社会需求迫切的资金使用过程进行跟踪,及时纠正不符合规定及违背效益原则的行为;将公共资金投入的公平性作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关注资金投入覆盖情况和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普惠情况,适时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债务审计。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债务化解和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促进地方政府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健全完善债务管理制度,提升债务风险管控能力。

  ——重点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关注网络安全、信息化等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促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重点专项资金提质增效。

  (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为目标,在投资转型的基础上,推进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审计全覆盖,揭示违法违纪问题和风险隐患,规范本地区建筑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公共投资审计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设性作用。

  ——积极拓展投资审计深度和广度。坚持与时俱进,扎实开展竣工决(结)算、跟踪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聚焦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征地拆迁、施工设计、概算编制、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竣工决算等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各有关单位部门依法履职尽责的审计监督。

  ——聚焦投资审计重点领域和内容。坚持统筹协调,拓展审计覆盖面,聚焦乌海“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加强对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建设的其他公共工程项目的审计,重点关注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重大交通水利、城市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注重揭示重大项目落地、政策贯彻落实、投资绩效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四)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认真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加强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扎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拓展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探索审计对象和被审计单位分类管理,合理确定审计频次,加强对重点单位、关键岗位以及长期未审计的领导干部审计监督。结合离任经济事项交接推进各类应审计对象全覆盖。强化审计项目统筹,加强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确保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中重点审计对象和市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5年轮审1遍,其他审计对象以其他审计方式覆盖。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建设。依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监督合力。健全完善审计结果向被审计单位反馈机制,改进完善向组织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办法,推进与组织部门开展审计项目的综合研判机制,推进整改督促工作机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五)国有企业和金融审计。围绕国资国企和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和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

  ——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资产处置、存量盘活以及债务规模、风险防控等情况,深入开展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审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及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监管审计。重点关注国资监管部门(含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履行监管职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情况、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情况,推动监管部门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方式,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绩效,促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规范国有资本运作,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国有企业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国有企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等情况,促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地方金融改革和业务合规性、资产质量等情况,揭示重大风险和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推动地方金融企业服务回归本源、优化布局、规范发展,增强金融市场活力,维护地方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民生审计。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率先推动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强民生领域重大政策、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着力保障民生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提供审计保障。

  ——拓展民生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深化社会保障、乡村振兴、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政策、资金、项目审计,积极拓展民生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计划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审计5年轮审1遍。每年围绕上级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选取乡村振兴、就业优先、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重大政策措施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不断深化稳就业相关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资金和教科文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以及各类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民生领域大额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民生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一是围绕社会保障领域,重点关注社保基金统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二是围绕科教文体领域,重点关注教育改革和均衡化发展、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市公办学校运行管理情况、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各相关专项资金绩效情况等内容。三是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重点关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监测预警、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机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围绕国家、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我市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重要项目和措施等,重点关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乡村公共服务等情况,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家园。

  (七)资源环境审计。着力揭示和促进解决生态环境治理、自然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风险隐患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品质有效提升。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任务落实情况,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深入开展对各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执行自治区审计厅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促进领导干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审计。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乌海湖清淤治理、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实施效果,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重点关注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构建、“绿色生态”约束性指标完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防控、沿黄流域生态保护战略推进等情况,促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八)强化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指导。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审计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单位之间权责清晰、同向发力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体系,促进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优化社会审计协审工作机制,开展社会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核查工作,防范社会审计风险,推动社会审计提升执业质量,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九)督促审计查出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审计工作既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以有力有效的整改促进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强化审计整改在经济体检中的作用。严格落实“治已病,防未病”要求,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加强综合分析能力,揭示问题产生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管理漏洞,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推动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举一反三,从源头上完善制度机制,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实现防患于未然。

  ——健全强化审计整改督查长效机制。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落实审计整改报告、问题销号、整改结果通报等审计整改配套制度体系,推动构建整改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机制,不断优化审计机关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监察等联动整改工作机制,增强整改力度。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果的自觉性,强化被审计单位一把手为落实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审计整改责任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审计整改督查系统,加强整改工作的日常督查,抓好审计整改挂销号填报的督促和审核工作,进一步提升整改督查成果运用。按照“全面覆盖、全程监管、全市协同”的审计整改工作思路,推行审计整改清单化管理,不断提升审计整改工作成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

  ——切实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持用政治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问题的端倪,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把党中央的政治要求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转化为加强审计监督的具体举措。

  ——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优化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工作的方式,促进市委审委办切实履行职责,统筹谋划审计全局性工作。落实市委审委办向上级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请示报告等各项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高质量履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重大审计事项决策、议事协调职能。提高运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发挥好对审计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谋长远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审计工作统筹。

  ——系统统筹谋划审计计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充分考虑推进审计监督覆盖面的基础上,聚焦改革重点,系统推进、科学谋划审计立项,提高精品创优意识,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更好服务推动乌海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审计组织方式统筹。促进市区两级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推进审计系统内部资源高效协同,提升审计整体合力。推广应用同类审计项目“大项目”审计模式,促进审计资源整合、审计效率提升。不断推进审计系统内部审计信息共享、审计成果共用,不断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构建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适时修订《乌海市内部审计工作办法》,创新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方式,加快建立审计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单位之间权责清晰同向发力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体系,促进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优化社会审计协审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操作流程,开展社会审计报告核查工作,重点关注报告质量问题引发的风险隐患,推动社会审计提升执业质量。

  ——加强推进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加强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纪检监察、巡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贯通协调,加强与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公安、金融监管、国资等部门的联动,健全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作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为进一步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新路径。

  (三)强化审计质量管控。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持续健全完善审计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将质量控制融入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升审计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持续优化审计容错纠错机制。

  ——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注重关键环节风险防范,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完善审核复核审理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加大审计业务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拓展检查覆盖面,将审计业务质量、档案管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重要指标,建立质量检查问题整改清单,实行审计质量挂销号制度和检查结果通报制度,严格落实重大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优化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报告评选制度,努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促进提高审计项目成效。

  ——完善审计法律规范与监督体系。认真贯彻修订后颁布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法规,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审计机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完善审计权力运行机制。主动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四)深化审计成果开发利用。以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审计信息专报、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等审计文书载体的层级和质量为导向,对标自治区审计厅审计业务质量考核标准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

  ——强化审计成果谋划能力,提升审计信息质量。提高精品创优意识,深化审计成果综合提炼长效机制,做深做透审计“后半篇”文章。对审计成果进行跨领域、跨层级、跨年度的深度提炼,更好地集合集成各方面经验智慧,增强敏锐性、前瞻性、预判性,及时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加大向党委审计委员会报送审计工作重大事项和重要文稿的力度,更好发挥审计成果在服务决策中的参谋作用。

  ——加强案件线索移送质量,提高审计移送事项成案率。聚焦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产运营、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盯住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国资处置等关键环节,严肃揭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注重综合分析研判,严格履行审核、审理职责,确保移送事项事实清、定性准、证据足,有效提高移送问题线索质量。加强与移送接收单位的对接沟通和后续跟踪,提高审计移送针对性。

  (五)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党建引领。将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注重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积极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书记讲党课、审计大讲堂等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以创建“书香审计”活动为抓手,努力塑造更多具有审计特色的党建品牌,促进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

  ——健全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选调优秀应届毕业大学生、遴选、公开招录、调(转)任等途径,引进审计相关专业干部。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优化“老中青”干部梯队配置,分类分层推进干部培养,落实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干部专技和管理岗位的聘任管理工作。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全面衡量审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进培训历练交流,提升整体素质能力。加强需求分析,每年开展12个专题培训,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鼓励年轻干部参加专业领域的考试。重点提升干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的能力,提高取得审计计算机中级证书的人数总量。深化“以审代训”,持续实施“传帮带”,多途径、全方位提升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

  ——强化纪律保障。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清廉审计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审计现场纪律执行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严防“灯下黑”。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追责问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系统研究,围绕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构建具有乌海特色的高质量审计理论研究体系。更加重视审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努力推动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再上新台阶,更好发挥理论研究对审计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推进审计精神建设。以“立身立信立业”为引领,持续提升乌海审计文化软实力。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从审的良好工作氛围。紧扣乌海审计工作重点内容,挖掘审计故事,传播审计形象,扩大乌海审计宣传的影响力。

  (六)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坚持科技强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坚持以用为本,全方位增强运用大数据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健全数据归集共享机制,积极推进审计数据资源集中化、审计业务数字化、审计方式智能化和审计决策科学化,创新大数据审计作业模式,完善大数据审计应用体系和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强审工作机制。

  ——推进数据资源的分析应用。积极运用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审计电子数据分析利用;按照“系统研究、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工作方式,对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年度的电子数据开展纵向关联、横向比对。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涉及财政、社保、公积金、金融、环境资源、政府投资项目、涉农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大数据审计方法体系和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形成多项涉及各行业(领域)的审计大数据方法体系。

  ——推进审计工作支撑应用建设。积极推进乌海市“金审工程”三期项目部署建设,配合自治区审计厅做好审计专网建设工作,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审计工作支撑应用。

中共乌海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2022222日印发

上一条:

下一条:

政策解读

"));
网站地图